作為公司勘查專業的技術領頭人,楊位剛立足本職崗位,不懈探索,勇破技術難關,在科技創新上做表率,充分發揮青年生力軍的作用。十余年的地質勘查生涯中,廣袤的大地就是他的“辦公室”,復雜多變的地質勘查戰線就是他施展才華的舞臺。
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了貴州項目部,從基層地質員做起,先后從事貴州黔西縣金家寨煤礦勘探、息烽縣小紅寨煤礦勘探工作。他參與的甘肅省肅北縣公婆泉二區銅礦普查報告、新疆準南煤田昌吉市硫磺溝礦區屯寶煤礦生產地質報告、膠萊盆地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報告分別獲山東省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三等獎;主編的新疆哈密市砂墩子煤礦建礦地質報告獲山東省煤田地質科技一等獎。
2013年,在貴州玉山煤礦勘探項目中,他通過地質鉆探、抽水試驗、數字測井、取樣測試等技術手段,成功勘探煤炭資源量2863萬噸;2020年,他擔任山東省地質勘查基金泰安市房村地區油頁巖礦調查評價項目負責人,在系統研究國內外同類地質勘查等大量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地質-地震-鉆探-測井”四位一體的油頁巖綜合勘查技術方法體系,成功估算油頁巖礦潛在資源31536萬噸。
做強主業拓新業 地質報國顯身手
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做好主業的同時逐漸向水工環地質勘查領域延伸,在公司中標國家地下水監測井項目哈密標段之時,作為在新疆施工的首個標段,該項目對完善新疆地下水監測網絡、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挑戰,他主動請纓、勇挑重擔,帶領團隊深入現場、精準施策,克服天氣寒冷、交通不便、成井材料短缺等困難,如期完成了21口新建井、10口改建井,實現了地下水水位、水溫監測數據自動采集、實時傳輸和數據接收,工程質量作為樣板工程在新疆地區得到了全面推廣。
除傳統的地質勘查外,楊位剛還積極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主動參與新能源勘查項目的實施。他帶領團隊承接了東營市墾利區淺層地溫能調查項目,對墾利區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進行了適宜性評價,共獲得淺層地溫能總能量相當于每年可節約燃煤41.45萬噸,具有良好的經濟及環境效益,編制的報告獲煤炭工業協會專業報告二等獎。
一枝獨秀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作為公司的勘查技術負責人,他不僅自己堅持每天學習,還每天抽出一小時的時間,帶領團隊成員集中學習,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及工作經驗,全方位提升員工的綜合素養。在遇到難題時,他習慣組織大家共同研究探討,既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又促進了團隊成長,真正在團隊內部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對新加入的大學生和新員工,他還專門制定了“以師帶徒”培訓制度,幫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構建職業生涯設計,幫助他們快速成長成才。
楊位剛恪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原則,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姿態,為企業的繁榮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將集體利益置于個人之上,憑借不懈的努力和深厚的專業素養,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地質勘查的第一線,用青春、智慧和豪情,奏響了創新實干謀發展的奮斗凱歌。